許多學生在畢業前就開始實習。實習可以幫助學生提前熟悉工作場所和工作節奏,以便將來進入社會,更快地進入工作狀態,完成角色的轉變。然而,大學生作為實習生在實習單位工作。如果實習期間發生事故,無論是事故還是傷害,學校、實習單位的責任分配和工傷認定都是不可避免的話題。首先,實習單位和學校都有責任。雖然《工傷保險條例》沒有明確規定實習生工傷認定的內容。然而,當地的案件和一些地區的法律法規都有明確的規定。
案例介紹
2022年3月18日,網友楊先生透露,2月11日,他接到云南新興職業學院的通知,在大三17歲的弟弟在校企合作的南昌一家工廠實習期間死亡。楊先生介紹說,他弟弟生前每天工作12個小時。2月7日,弟弟突然身體不適,連續三次請假被主管拒絕,并要求工廠以沖刺產量為由工作。最后,他的弟弟死于嚴重的呼吸衰竭。楊先生說,經過協商,學校承諾賠償66萬元,工廠口頭承諾賠償90萬元,但截至40多天,雙方互相逃避,尚未實施。截至新聞發布前,工廠和學校負責人的電話沒有接聽。
深圳市工傷律師分析
首先,很明顯,實習生在實習單位實習期間從事勞動的事實并不能改變他們的學生身份,學校仍然對學生負有管理和教育責任。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學生實習期間,學校應派教師指導、教育、保護和管理學生。安全教育是重要內容之一,發現問題,教師應及時與學校和實習單位溝通報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健康存在隱患,要求休假治療,不能滿足,學生最基本的健康不能保證。學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實習單位自接受實習生以來,也有責任對實習生進行監督、教育、保護和管理。責任應從實習生被接受時開始,直至離開實習單位實習結束。在此期間,有責任和義務與學校溝通,并及時采取措施,避免不良后果。在這種情況下,實習生只有17歲,還未成年,缺乏社會經驗和經驗,對許多問題沒有足夠的認識和判斷,更需要學校和實習單位的保護、管理和教育。如果你能盡快得到學校和實習單位的幫助,你可以盡量減少死亡的可能性,以避免悲劇。因此,學校和實習單位應對結果負責。應支付死者家屬的死亡賠償、喪葬費、精神損害安慰、醫療費等一系列相關費用。
關法律法規
雖然我國《工傷保險條例》沒有明確規定實習生的工作原因受到損害,但一些省份已經認定為工傷。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海南經濟特區工傷保險若干規定》將大學生納入工傷保險認定范圍進行保護。在實踐中,也有相關案例可以作為判決指導的參考。
第三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參照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向被聘用(聘用)的退休人員和勤工儉學、實習的學生確認為工傷。
深圳律師咨詢網:打工人注意啦! | 深圳市工傷律師解答工傷鑒定10級傷 |
深圳工傷律師答員工十級傷殘會獲 | |